【撰文/馬凱】
財經學者馬凱
病魔來襲,人人都怕,但只要求得良醫、對症下藥,不幾時,再大的病也多能得癒,又是生龍活虎。最怕的是,諱疾忌醫,不趕緊延醫療治,卻在那裡死拖活拖,不但身心飽受折磨,而且拖得誤了時機,最後靈丹妙藥也無力回天。

這麼簡單的道理,一碰到國家大事,就全拋諸腦後。今天全球最關注的,莫過於歐債問題這個不定時炸彈忽然引爆,讓全球經濟再受一次摧殘。而最直接的引爆點,就是不爭氣的希臘,靠歐盟再三挹注巨資紓困情勢每下愈況,大選又拋棄配合歐盟努力撙節的執政黨,讓左派反撙節的政黨拔得頭籌,必須進行第二次大選;萬一情勢無法扭轉,六月十七日即形同對歐盟的紓困+撙節政策的否決公投,希臘可能被迫退出歐元區,許多學者專家視之有如世界末日,悚慄以待。

事實上兩年多來我們就不斷指出,一面紓困,一面強迫希臘採取具有強烈緊縮作用的撙節政策,加稅、減薪、裁員、削減福利支出、壓縮公共建設,唯一的目的乃在拖,希望拖延日久,即能度過危機。但病根不除,只是服止痛藥一味拖延,乃至以冰水潑向凍餒之身,正是飲鴆止渴,必死無疑。

果然希臘人民已達到忍耐的極限,群起反對庸醫開的毒藥,要在六月十七日見真章。但若希臘真能退出歐元區,大幅貶值以救其觀光業,則病根立除,病情會迅速好轉,或許數月之內,歐債危機的引爆點即可移除;則六月十七日或非世界末日,反而是全球經濟重回正軌的關鍵時刻。

歐洲如此,台灣更糟。不論重課證所稅的利弊如何,人人都知道,拖延不決的傷害最大,現在人人都在吞噬苦果。台灣的出口已連四月負成長,情況遠糟於周邊國家,原因即在我們忽視對岸關閉世界工廠的決策,一拖四年未有任何對策。再拖下去台灣命脈勢將斷絕,主政者可否發點善心,可憐可憐這無辜的百姓,千萬不要再拖了!

※理財周刊61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聖火照亮 暗黑歐洲
◎封面報導>倫敦奧運啟動兆元商機 台廠多方受惠
◎關鍵強股>進入產業傳統旺季 聚積商機可期
◎全球理財觀>歐債危機歹戲拖棚
◎基金風向球>勇敢入市 亞股基金長線賺
◎解碼房市>輕軌捷運加值 淡海新市鎮 「低成本、高成長」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613期;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之前,一位筆者的朋友抱怨:多年下來,所有金融機構常說的「長期投資靠複利累積資產」的投資策略及推薦標的,他一個也沒少做,更沒少買。只不過,他的財產並沒有像它們所提供的美好案例一樣倍增,反而還是「越投資越少」。

最後,他甚至極端忿怒地表示,自己的財產不是給這些金融機構給「騙光」的(指錯買了自己不熟悉的商品而虧錢),就是間接因此而賠光的(例如金融大海嘯來襲,資產少則回到原點,多則負債累累,很少人能夠倖免)。

事實上,這位朋友的例子並非特例。如果讀者詢問自己身邊的人,大部分來說都是「賺錢者少」,至於賠錢者則是「比比皆是」,多數也將矛頭指向金融機構。

筆者認為,會造成許多投資人產生與當初預期完全不同的虧損結果,原因有許多種。首先,這與「進場時間點」與「商品類型(例如風險無限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有絕對的關係。

其次,長期投資是有盲點的,過去美好的投資故事,都只是反應過去的成果。這就像所有共同基金的宣傳文件上都會標明著以下的警語:「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營績效不代表未來之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收益」。

事實上,不僅基金的歷史續效適合作為投資的「參考」而非「依據」,就連股票過去的價格走勢,投資人也只能在「大環境不變」的前提下做出「可能發展」的預測,卻無法正確預測「大趨勢是否會反轉」?

再來,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財富成績亮麗的美好案例,是因為正好遇上了全球人口紅利爆炸的時期。也就是說,當龐大的人口消費帶動生產激增,進一步為企業及國家創造了大筆的營收及利潤。投資人如果跟上了這一大段的「營收及獲利大成長期」時,手中的財富就能跟著「自動上升」。

根據美國專家的說法,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產生7000萬名嬰兒潮,是帶動美國經濟與市場趨勢的主要動力。正由於他們驅策房市熱絡,購買名牌毫不手軟,才能夠推升1980、1990年代的股市,進入空前的「牛市」榮景。

只不過,美好時光並非永恆不滅。因為投資最重要的金律在於:有賣有買,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價格才會水漲船高。然而,之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估,2030 年以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將達到7200萬人,從2010年躍升78%;而同時期45到64歲的美國人─未來20年的投資主力─卻只會增加2%至8300萬人。

美國投資公司銳聯(Research Affiliates)創辦人Robert Arnott就曾表示,這十年還可維持薄弱的經濟成長、投資美股可能也還有些差強人意的回報,但是2020年後,假設嬰兒潮老人開始大舉拋售資產,他形容這將對股市造成「嚴厲的」負面衝擊。

當然,嬰兒潮世代的資產可能會因為死亡而賣出,也可能會交付繼承。並不代表未來投資市場會面臨全數賣出,進而大幅下跌的命運。更何況影響股價和其他投資的變動因素有一長串,任何一個因素都變幻莫測。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老年投資人年屆退休時,便會開始尋找降低整體投資組合虧損風險的方式-多買債券、少碰股票。因而錢往債券流的趨勢從2008年開始便急遽增加。

根據統計,2009年、2010年與2011年,債券共同基金淨流入7450億,而股票基金則是淨流出了1670億。這樣的大幅改變,當然會影響到不同商品間的投資收益狀況。

第四、不論是金融機構或媒體,對於投資方面的宣傳,總是習慣「報喜不報憂」。因此,不只是大多數不賺錢的案例被排除在外,就算是少數賺錢個案,其成功也是需要特殊的天時與地利的配合才行。

因此,當多數投資人喜孜孜地學習這些「標竿」,並且以「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態複製成功經驗後,多數「天時、地利」並不配合的人,結局自然會截然不同。

第五、扣除掉衍生性金融商品,幾乎所有實體投資(包括股票、基金等)都是只能做多,不能放空,不然就是放空的限制很多及風險高。在如此「只能做多,卻不能放空」的限制下,一旦經濟景氣反轉向下,投資人滿手投資標的賣不掉,就只能坐受跌價的損失。

有了這一層的限制,沒有在高檔及時賣出手中持有標的的投資人,唯一能夠「翻本」的機會,就只有「逢低加碼攤平」一招。不過,當投資人口袋不夠深、不景氣時間拖長,或是所投資企業下市、倒閉時,就是一場投資的大災難。

最後,嚴格從金融機構更自私的角度來看,時下許多金融商品的設計,目的多半只是為了移轉銀行自己本身的風險,而不是為了投資人的財富增長,最多也只能說是「在照顧了自己的利益之後,順便幫投資人(自己的客戶)賺錢」。

早期,銀行的主要收入在於賺取存、放款之間的利差。然而,當資本市場越來越發達,企業開始自行發債、發股票籌資之後,銀行便得開始靠其他生財方式生存。

其中,只要交易就能從投資金額中抽取一定比率當做收入的手續費,便逐漸成為銀行相當重要的生財來源。除此之外,在金融機構交叉持股、互為股東、利益相合之下,透過財務工程技術所設計出來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很容易將風險從自己,轉移到一般投資大眾。

為了不讓投資大眾識破,這樣的移轉是透過一層又一層,複雜而又難懂的商品包裝而完成。於是,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危機便像連環炮一樣迅速炸開、延燒…。

或許看完了以上的分析,投資人可能會落入更深層的悲觀與沮喪,因為他們不論是面對世界經濟大環境,或是金融界的弱肉強食生態,顯然都是孤立無助的。如此一來,投資散戶的未來,似乎沒有任何的生路可走。

但筆者認為,投資人首先至少要能夠有「看穿這個金融大棋局」的心理認知。因為唯有投資人知道自己的弱勢與能力所及之後,才能夠在未來的決策中,做出正確的行動。

其次,當局勢變化越來越快,特別是這世界的經濟可能在通膨、停滯性通膨及通縮間「坐雲宵飛車」時,投資人必須有一定的能力,可以非常靈敏地「聞」出風向的改變,並且做出立即的因應。

假設投資人自覺沒有這樣的能力,就真的只能將自己的資產做到適度的分散。這是因為通膨與通縮所看好的投資工具完全不同,看錯方向的投資人只能獨吞這一來一往間的「雙份」苦果。

最後,金融商品的創新就如同科技、醫藥的創新與進步相同,它對人類當然具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創新所帶來的絕對不只是便利而已,還會有許多副作用及危害產生。

所以,投資人是否真的要讓自己過度涉入、頻繁使用金融工具?決定權還是在於投資人自己。也就是說,投資人在做任何決策之前,還是應該要回歸到自己的「需要」及「適合」,而不是「覺得想要」、「因為別人如此,所以自己也『應該要』」,或者是「金融機構強力促銷,所以是『不得不為』」!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醫院外科總醫師洪浩雲決定捨棄「台大光環」,改當醫美診所的醫師。院內部分醫師表示,他這項舉動具有指標效應;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則說,越來越多醫師投入「救醜不救命」的行列,對台灣醫療生態有重大影響。

卅二歲的洪浩雲在臉書上陳述要離開「寶山」(台大醫院),一篇「我為何最後決定放棄外科走醫美」文章,引起不少學弟妹共鳴。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擔心,洪浩雲捨棄台大醫院這個「神主牌」,在他「開第一槍」之後,未來將有更多人追隨他的腳步,傳統外科恐面臨崩盤。

醫改會研發組長朱光顯則表示,國內內、外、婦、兒科面臨人才流失,急診、麻醉科人力也吃緊,等於是「六大皆空」。如今連台大醫院的年輕外科醫師也改走醫美,恐越來越多醫師跟進。這股「救醜不救命」的科別失衡,勢必對國內醫療生態有不良影響。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謝金河】
第一時間接到邱永漢先生辭世的消息時,我驚愕得說不出話。猶記得數月前,他約我在壽樂日本料理店共進午餐,我看著邱先生把整片炸豬排都吃完了,事後還跟同事們說邱先生食量很好,一定很長壽;沒想到數月後就傳出他辭世的消息。

邱先生最後出現的公開場合是在上海,當時他率領考察團對著日本投資家演講,之後忽感身體不適,取消原本回台行程,直接回日本住進醫院,最後死於肺炎引發的心臟衰竭。在辭世前,他用虛弱的手寫給隨身助理四個字:「生命完了」,結束了他精采的一生。

投資台灣實踐家》
運用日本經驗 看好台灣暴起

邱永漢生前留下了很多美譽,包括一九五五年他將個人逃亡經驗寫成了小說《香港》,獲得日本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直木賞。理論上,邱先生應該是小說家,不過興趣廣泛的他後來在週刊撰寫股票投資專欄,又搖身變成為「股票神仙」、「賺錢之神」。很多人都說邱先生是企業家、投資家,但在我看來邱先生不是生意人,他應該算是企業家及投資人的導師,我最推崇他的就是他對大趨勢精準的判斷,他應該是一個卓越的趨勢大師。

我跟著邱先生學習多年,很多的趨勢也許他會看得太早,但後來檢驗,方向都是正確的。例如一九六○年代,邱先生最早看到日本的暴起,有了日本經驗,他看到台灣一定會起來,於是他用日本經驗看台灣,且身體力行。

七二年一月,邱先生四十九歲那一年,他以台獨人士的身分,在蔣經國力保下回到台灣,參與台灣各項建設,然後將日本經濟發展的模式介紹到台灣。最早的時候,邱先生在台南開發過工業區,也養過鱒魚,後來在台北市中山北路蓋了邱大樓,成立永漢書局、永漢日語、壽樂日本料理,有系統地將日本的文化引進台灣。到了七三年又將他在日本股票界的影響力引進台灣,在台灣發行《股市瞭然》雜誌,這正是《財訊》的前身。

早期的台灣股市像是蠻荒的市場,邱先生創辦《股市瞭然》之後,開啟一條研究股票的道路。上世紀七○年代的台股投資人,只能靠手工畫線,也談不上有什麼基本分析的資料;《股市瞭然》仿效日本《四季報》的方式,提供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完整財務報表,加上各家趨勢分析,成為那個年代投資人心目中必讀的聖經。

蠻荒台股指引者》
辦雜誌 文章成金字招牌

早期的《股市瞭然》只有一個專職人員,但隨著股市的快速發展,逐漸從季刊改為雙月刊,後來大家覺得《股市瞭然》的「瞭然」是台語「賠錢」的諧音,於是改名為《財訊》。八○年代初期《財訊》仍是雙月刊,一直到八四年我進《財訊》不久後才改為月刊。後來碰上台灣財經史上難得一見的「十信風暴」,《財訊》就因深入報導十信事件而成為暢銷的財經雜誌。

不論在《股市瞭然》或是《財訊》的時代,每期頭一篇的邱先生著作一定是必讀的好文章,也是《財訊》重要的金字招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八五年十信風暴發生不久,邱先生在《財訊》的專欄中提到「股市與房地產將無視景氣好壞,繼續漲升」。 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那是因為十信事件發生不久,台灣的有錢人怕死了,紛紛把錢移向海外;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想到那個時候的金融擠兌,不免都要打個冷顫。新台幣當時是一美元換四十元,而台灣股市最慘跌到六三六點,每天成交量還不到一億元。邱先生卻說股票與房地產會漲到大家想像不到的程度,那個時候我們都沒有這個想像力。

後來,隨著新台幣一天升一分,熱錢蜂擁而至,台灣出現歷史上僅見的全民皆股景象,股市從六三六點狂飆到一二六八二點,房地產也最少大漲十倍,最後弄到「無殼蝸牛」夜宿台北街頭的景象才告一段落。

邱先生對趨勢的觀察無人能及,是真正的趨勢大師。到了九○年代,新台幣升值到二四.五二元兌一美元,邱先生預告日本與台灣的泡沫將被戮破,此後經濟將進入痛苦調整;但是他立刻又點出下一個新方向,他看到香港在九七之前的暴起,以及中國至少將有三十年大運,此後這個大趨勢貫穿了他後半生的格局,這位投資界老兵的最後一站就是在上海演講。

看好中國先行者》
貫穿後半生投資格局

邱先生辭世的新聞,除了在日本《讀賣新聞》等報刊發布之外,香港的報紙也幾乎每報刊登,而且都對邱先生推崇備至。邱先生與香港的因緣,除了他早年逃難到香港,並且在香港娶了潘苑蘭女士外;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很多人對香港前途最悲觀的時候,邱先生率領日本投資家在當年買下太古城六五○個單位,光他自己一個人就買了一五○個單位。他在八九年六四最低檔的時候進場,在九七年的高檔賣掉離場。後來,邱先生又帶領台灣的投資家參觀東南亞僑商黃週旋在香港大埔興建的陽明山莊,那個時候陽明山莊房價比台北還便宜很多,當時隨邱先生去,但沒有實際行動的人,到今天都覺得很後悔。

除了房地產,邱先生這些年對港股情有獨鍾,《香港經濟日報》發行的《iMoney》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訪問他,並請他推薦股票。邱先生是新焦點的大股東,他推薦過的股票有東岳、永保林業、中金再生、利君、勝利管道、神冠控股、中國消防、四環醫藥等。邱先生最得意的戰果是羅昇藥業,他在○.五港元附近逢低買進,後來一度大漲到一二.九五港元。

不過邱先生也栽過筋斗,像生產冷媒的東岳集團,一度因邱先生推薦而大漲,但不久後大股東賣股又集資,股價大跌;邱先生也大力推薦過永保林業,但是股價大漲後,大股東發布新聞說巴西子公司遭到滋擾、勒索、撇帳三.五五億港元,又讓永保林業跌得四腳朝天。整體來看,邱先生在香港的投資有得有失,但是以他八旬老翁仍然勇闖香港股市,且在法人為主、以績優股投資為主力的戰場,邱先生專研「細價股」(低價股),卻能闖出一片天,難怪香港投資界也要感到嘆服。

除了是趨勢大師,邱先生令我最欽佩的地方,是他堅持用兩隻腳走路來寫文章;因為他認為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東西,寫出來才能感動讀者。邱先生告訴過我說,看別人報導寫出來的文章不精采,像教授關在研究室裡寫報告,還是要自己去看才好。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399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3C熱賣 三大經銷商搶佔北市金店面

蘋果魅力無法擋,台北市精華區店面也吹起蘋果概念,目前國內專門代理蘋果電腦產品的經銷商共有四家廠商,這些廠商除了在百貨公司或3C商場內設點外,『STUDIO A』、『德誼數位』、『優仕』三大經銷商紛紛以旗艦店的規格(APR; Apple Premium Reseller)搶佔北市精華商圈一線店面,其中店面租金最高的東圈商圈,不到700公尺的距離內,就有三家蘋果旗艦店。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專案經理王維宏指出,一線的店面租金水準高,常由精品、鐘錶、服飾等,可承受高租金的業種進駐,3C通路不是往有集市效果的3C商圈,就是進駐中大型百貨賣場,目前以蘋果電腦搶進一線店面的動作最積極。

王維宏指出,目前蘋果電腦的門市型態,北市仍以百貨型門市為主流,共有14家門市設點在各大百貨或購物中心。第二類店面型門市共有10家,分布在北市七個主要零售商圈。第三類商場型門市則有5家,分別設置在光華商場、松崗k-mall、NOVA等3C資訊賣場中。若以不同品牌來看,經銷商『優仕』最偏好開設店面型門市,4家APR旗艦店都是店面型,『STUDIO A』同樣也有4間店面型門市,但百貨型門市數量更多,高達7家。『德誼數位』則只有2間店面型門市,但不論是百貨型或商場型門市皆有設點,設店的類型可說最多元,『i Store』則尚未開設店面型門市,目前以百貨型門市為主。

蘋果店面型門市 東區商圈最熱門
若從店面型門市的選點來看,蘋果電腦經銷商最愛的商圈,仍以東區商圈暫居第一,共有3間門市,分別位於Bistro98大樓及阿波羅大樓的一樓,第三家位於捷運忠孝敦化站六號出口旁,其中最新承租的阿波羅大樓門市,平均租金已達每坪2萬元以上。公館商圈則有2間,家數暫列第二,分別位於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口以及汀州路上,兩家都是『德誼數位』開設。其餘如觀光客到訪率較高的西門、士林、光華、站前、永康等商圈各有一間店面型門市,像是西門門市開在最近改裝完成的X52大樓(原萬國商業大樓)正對面;士林門市開在士林夜市主幹道文林路上;光華門市位於八德路光華商圈的核心地帶,原本是一個透天店面,近期更改裝為三個店面寬的特大店;站前門市則位於南陽街1號一樓(原慶 銀行大樓),而永康門市位於信義路二段知名鼎泰豐餐廳的隔壁,全部位於商圈的精華地帶…《詳全文》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所稅爭議延燒,六大工商團體昨天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現場砲聲隆隆。工總常務理事陳進財說,馬總統的簡政便民根本是繁政擾民,證所稅通過,兩年後就會有幾百萬股民一邊申報一邊罵,「2014年(五都市長、縣市長選舉)還要不要選?票還投得下去嗎?」

立法院財委會下周一將開證所稅公聽會,預定周四初審。六大工商團體昨天向王金平大吐苦水,工總常務理事陳進財說,台股市場以散戶為主,如果真的課徵證所稅,股民就得自己計算交易賺賠,既麻煩又耗費成本,恐會造成投資人進場意願低落,進而影響市場行情。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呼籲,此時課徵證所稅對經濟發展相當不利,政府應該慎思。

他指出,過去十年上市、櫃公司總盈餘新台幣十一點六兆元,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達二點三兆元,等於繳百分之廿的稅,加上百分之十的證交稅合計百分之卅,從量能課稅來看,企業已盡責任。

券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說,證券市場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因素,證所稅議題不但凌遲股市、也虐待證券商,很多業者都「挫咧等」,如果證所稅通過,營收減少,恐將造成證券業一到兩萬人失業,工商團體強力表達反對開徵立場。

「我們並非反對稅改,是反對粗魯的稅改」券商公會理事黃顯華表示,政府課證所稅根本就是急就章,股市可能就跟新加坡一樣,企業都跑到海外上市,變成惡性循環,反而會擴大貧富差距。

王金平說,他不知道證所稅會不會過,一切應該以國家整體利益為最大考量,或許維持現狀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但在時程上,除非七、八月加開臨時會,否則根本來不及在本會期通過。

王金平表示,證所稅課徵與否,需考慮是否符合輕稅簡政、公平正義、總稅收是否增加、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性四大原則,希望工商團體讓行政與立法部門了解各種狀況,不會因為資訊偏差而有錯誤判斷,他也會轉達這些意見給立委參考。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賴雅淳】

近10年來最全面的保費漲價潮即將來襲,影響保戶最大的就是醫療險,尤其這次漲最兇的是保戶最愛買的保單之一——終身醫療險,估計保費漲幅最高可達3成。究竟有沒有必要趁漲價前搶買終身醫療險?回答這個問題前,你必須先知道你的醫療保障到底夠不夠。

最簡單的保單自我健診方式就是計算一下:倘若生病住院,你的日額型住院醫療險1天能否理賠5千元,以彌補病房費差額及薪資損失?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部分,住院30天內其雜費上限理賠金額是否至少10萬元?萬一罹癌,能否領到一整筆理賠金?另外,最好還要有手術保險金、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上述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定期險+實支實付 補足醫療費用缺口

「醫療險買不完, 保障夠才是重點。」錠嵂保經台北營業處區經理余婉琴強調,買保險最大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就算保險公司提供終身保障也沒有用。因此,如果你的醫療保障不足,預算又有限的話,不一定要搶買即將漲價的終身醫療險,可以考慮選擇經濟又實惠的定期醫療險。

事實上,有些壽險公司定期醫療險的「保證續保年齡」已經跟終身差不多,例如中國人壽癌症5年定期醫療保險附約保證續保到105歲、同時也有保險業者推出日額型住院醫療險保證續保到85歲。

中壽昇陽通訊處襄理蔡宗諱表示,定期醫療險是保障多久、就要繳費多久,而且保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調漲,因此在購買定期醫療險時,不能只看現在的保費費率,要留意未來,尤其是50歲以後的保費調整幅度是否過大,以免年紀大時保費負擔過重。

在所有醫療險中,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余婉琴表示,主要是因為健保住院給付制度改採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針對同項疾病採取包裹式給付),病患住院自費項目可能增加,這部分就可以用實支實付醫療險中的「雜費」項目,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已擁有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戶若還想加保,最好購買可以接受收據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透過「雙實支」的醫療保障,可支應萬一不幸罹患重病時,住院期間昂貴的自費器材、手術等支出。

※延伸閱讀:
拒絕呆保單的10件事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56 2012年5月號;訂閱Money錢電子雜誌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價太高、缺乏增值空間,1萬枚首日賣不到1,000枚…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就職紀念金幣(售價5萬4000元) 、銀幣(售價1800元)銷售頭一天,買氣不如預期,銀幣賣得比金幣好。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央銀行總統就職紀念幣昨(21)日開賣,銷售狀況不如預期,金幣首日售出不到1,000枚,相較龍年生肖套幣狂賣15萬套,民眾熱烈搶購盛況,明顯呈現兩樣情。

總統就職紀念幣銷售狀況不佳,央行官員說,沒賣完的部分,接下來一個月都會繼續銷售,有興趣購買的民眾可洽各地台銀分行洽購。

中央銀行委託台灣銀行銷售總統就職紀念幣,金幣每枚定價5.4萬元、銀幣1,800元,發行量各為1萬枚和10萬枚,台銀資料顯示,首日金幣銷售量為801枚、銀幣為8,719枚,各地的台銀分行仍有許多庫存,民眾不用排隊也買得到。

集幣業者認為,沒有增值空間,是總統就職紀念幣銷售不振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居高不下,央行考量購料成本,金幣每枚定價5.4萬元,昂貴的金幣售價讓許多民眾望之卻步,沒想到開始銷售時,金價卻跌破每英兩1,600美元關卡,讓央行吃了悶虧。

央行參考上一屆總統就職紀念幣的銷售量為9,000多枚,這屆的金幣發行量控制在1萬枚,第一天開賣,銷售數量還不到十分之一,銷售狀況不佳,主要是因為價格實在太貴,加上最近金價下跌,民眾收藏意願大減。

一名老伯伯昨日前往購買金幣時表示,自己是總統馬英九的支持者,購買金幣只在乎收藏,不在乎價格的漲跌,就算可能賠錢,也會買來珍藏。

集幣業者認為,總統就職紀念幣是一種議題性的幣別,政治意味濃厚,歷年來銷售數量有限,購買者多為忠誠的政治支持者,但馬英九總統近來民調下滑,多多少少衝擊銷售率,而且這種紀念幣沒有增值空間,一般收藏家不會願意買,買氣自然冷清。

圖/經濟日報提供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英九總統再度宣示開徵證所稅決心,但內容尊重立法院審議結果,消息人士指出,此舉頗有「法案先過關,其他再說」的味道,在維持「量能課稅」的框架下,終極版內容在門檻、稅率、優惠期間等實質內容上,勢必趨向寬鬆,對股市是利多。

考量到「稅收不能減少」的前提,目前行政院的底線是,不調降證交稅稅率,因此,涉及調降證交稅稅率案,如調降證交稅稅率至千分之2等,首先就會被封殺。另外,財政部也多次說明,稅制調整是要建立制度,而非增加稅收,因此,羅明才委員提高證交稅稅率至千分之4,取代證所稅案的建議,通過可能性也極低。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蔡明彰】

5月6日希臘國會選舉照憲法由得票第一大黨組閣,結果失敗,再輪第二、三大黨組閣也失敗,於是重新選舉勢在必行,最快6月中旬舉行。一旦重新選舉想必反撙節政黨得票率會更高,將來組成的新政府若拒絕3月簽訂用以換取歐盟紓困條件,歐盟、IMF、E CB減少希臘金援,政府資金估計7月初告盡,結果是破產並退出歐元區。

資金往美元避險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機率愈來愈高,且時間距離現在只有1個多月,金融市場迷漫不安情緒,資金尋求避險。首先美元成避風港,近來美元指數創81.3點的波段新高,朝今年元月中旬高點81.46前進,但同期美股道瓊指數及NASDAQ失守季線向年線下探,表示資金湧入美債而非美股,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來到1.76,公債殖利率與債券價格反向關係,表示債券價格近來大漲。當資金湧入美債避險,國際股市及原油、黃金等商品必定下跌。

引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雷曼破產,當時雷曼總資產6390億美元,如今希臘負債4000億美元僅雷曼三分之二,可是真正危機是大到不能倒的西班牙、義大利、歐豬五國負債8兆美元是12倍雷曼資產總規模,以現在IMF、歐盟資金實力根本無法處理。

希臘失序破產全球股市跌30%

根據瑞士信貸歐美研究部估計,希臘退出導致歐元區失序解體,全球主要跨國企業獲利減40%,國際股市指數再跌30%(台股跌到5千點),全球國債、公司債有4成將違約(難怪資金只敢買美國公債)。如今期望即便希臘破產退出歐元區是有秩序的,不會波及其他歐豬國家,就可將風險控制在持有希臘債券違約損失的銀行、政府上,當然這也有一定陣痛衝擊,歐系外資恐在全球股市包括台股調度現金,7千點不守向6609點起漲點測試無法迴避。

歐元債券、QE3可能出台

有危機就有轉機,避免希臘失序破產歐美央行將有大動作,法國新總統主張擴大成長有機會使德國梅克爾政府接受發行歐元債券,形同印鈔救市。同樣美國FED也可能於6月20日FOMC會議上祭出QE3,而且規模將較市場預期大。如果爆發新歐債危機,想必馬政府不會笨到力推證所稅,證所稅將被冰凍在立法院。外有歐美印鈔救市內有冰凍證所稅,屆時跌深的台股將有一波大反彈行情。

建議讀者要有妥善因應策略,在6月中旬希臘國會重新選舉前提高現金部位,在此之間短打線型強勢股,站上季線者優先。若發行歐元債券及QE3兩大刺激利器出爐,趕快介入跌深電子、金融、原料股,跌幅愈大者屆時反彈力道愈強。

大陸新一輪家電補貼受惠股

同時要觀察大陸的對策,10月召開的18大將改組最高領導階層,薄熙來事件使高層權力鬥爭白熱化,傳出18大召開時間將延後,若再碰上希臘退出歐元區衝擊大陸對歐盟出口。歐盟是大陸最大出口區占19%,若歐元大貶則大陸出口業收入大減。有可能大陸再次刺激政策出台,新一輪家電補貼政策,能效達一、二級的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5大類產品,補貼金額達售價1成。奇美電(3481)、友達(2409)於大陸面板市占前二名,全球第五大壓縮機,產品由空調延伸到除溼機、暖氣、熱水器的瑞智(4532),大陸家電廠海爾、TCL都是客戶,是新一輪家電補貼受惠廠商。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968期】

本文出自網路小李.....

每天領美金真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